近日,《南京日報》、“南京發布”等官方媒體發表《全國率先試點,“未雨先知”!》,公開報道測繪股份產品——
《南京市城市排水達標區數字孿生平臺》
這個平臺到底是什么?
是如何實現“未雨先知”的?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率先試點
南京市為加快構建具有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的智慧水務體系,建成城市排水高質量發展示范先行區,市水務設施管理中心聯合鼓樓區水務局、測繪股份、中國聯通、南京師范大學、河海大學等組成數字孿生項目工作組,選取鼓樓區中保河—中保北河流域1.16平方公里范圍的排水達標區。這也是南京入選水利部的首批城市排水達標區數字孿生項目。

平臺介紹
一、以數據模型為基礎,建立城市數字“克隆體”
通過衛星、無人機、無人船等多源方式對水系、建筑物、路網等基礎資料進行搜集、整理和匯總,將泵站和河閘等重要設施進行精細化建模,實現城市數字“克隆體”。

二、以智能感知為抓手,建立動態預警體系
通過安裝雨水井液位計、多功能井蓋傳感器、水質傳感器、水位傳感器、流量計等設施,實時監測液位、一氧化碳、硫化氫氣體、水質、流量等數據,實現井蓋位移、傾斜、漫溢等狀態預警,形成立體監控“一張網”,提高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能力。

三、以時空洪澇模型為核心,提升城市內澇四預能力
平臺支持多源降雨輸入、耦合一維二維的水動力計算方法的城市暴雨洪澇模型,通過預測氣象資料的輸入,進行日常降雨過程推演和降雨水位預測、分析,實現暴雨監視、洪水預報、優化綜合調度,為水資源服務、防汛決策服務提供充足的響應時間,提升預報、預警、預演、預案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城市針對洪澇災害的防災減災能力。

四、以數字孿生平臺為表達,實現防汛排澇四大功能
1、源頭管理
可智能分析排水戶是否存在偷排、混接及超標排放情況,居民小區雨污分流整改是否徹底、私拉亂接是否存在、后期運行維護是否到位,將異常情況進行報警并推送給相關責任單位。
2、實時監控
通過三維建模,將城市雨水、污水管道、泵站、水閘、河道等設施運行態勢以孿生場態時序化模擬形式展現,對異常情況進行及時預警,輔助判斷雨污水系統的運行情況。
3、內澇分析
能夠進行日常降雨過程推演和降雨水位預測,“預演”調度決策方案,提升城市內澇“預報、預警”能力,提升現實“預案”能力。
4、安全分析
可基于時空數字底座進行井蓋位移、傾斜、漫溢等狀態的可視化預警,監測排水管道有毒氣體濃度、含量等。
平臺應用
通過平臺建設研究,梳理了城市排水在新時代環境下面臨的難題,形成了一套針對痛點難點而提出的解決方案。項目充分利用數字孿生等技術,建立集GIS、BIM等數據于一體的數據模型、排水數字孿生平臺和知識平臺,根據模型結構采取遞歸分解,全局尋優策略,提高模型計算精度和計算效率,從而提供試驗區內長期多目標聯合調度優化和短期應急梯級調度優化策略支持,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智慧排水數字孿生應用場景。
“城市排水達標區數字孿生”首個試點項目將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建設,屆時將為城市排水綜合調度、內澇預警、應急指揮等提供數據分析基礎,為城市運行和排水監管調度提供有效支持。
歡迎技術交流和業務合作
垂詢電話:025-84780619